第68节(1 / 3)

每当入夜后独自在外,蒋萤总会感到有些紧张,她用余光看了眼乖乖坐在位置上的小狗。

“在日托中心跟其他小朋友玩得开不开心?”

“想不想妈妈?”

小狗当然听不懂人类语言,但是它总会捧场地发出一些呜呜声,稍微驱散一些寂寞和不安。

他们在天色彻底黑下去之前到了家。

这是一套米色的独栋别墅,蒋萤在一对准备从波士顿搬往温哥华生活的法国夫妇手中买下了它,房子的面积不算特别大,但带了一个漂亮的小后花园,社区治安也不错。

独居生活最麻烦的就是安全问题,蒋萤之前带着nono在哈佛附近一处公寓居住时,有过半夜小偷撬门的经历。

好在nono这位狗中美女不是绣花枕头,它虽然长得很甜美,但体型偏大,足有三十多斤重。那晚它在蒋萤熟睡时敏锐地发现了小偷,疯狂持续地吠叫,并在警察到来之前就把小偷吓走了。

在那件事发生后,向来效率极差的公寓竟然很快就加强了防范措施,但这次经历仍然给蒋萤留下了极大的阴影。

她在搬家后给房子装上了全套监控系统,并且在前院草坪上竖起了“内有猛犬”的警示牌。不知道是否是警示牌起了作用,她再也没遇到过被小偷找上门的情形。

蒋萤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是给nono清理身体和梳卷毛,准备她和nono的晚餐,吃过饭后再继续处理工作到十点钟,玩一会儿手机就准备睡觉。

几乎每一日都如此。

在哈佛的日子带来一些光鲜亮丽的头衔,但她仍然要为挣钱努力,要为教职发愁,工作和科研占满了她大部分生活,也消磨掉她很多的精力。

随着时间流逝,蒋萤逐渐地远离动荡不安的年纪,成为这个偌大世界里一个过得还算不错的普通人。

这天晚上,她照常在十一点准时躺上床,nono也跟着跳上来躺在她身边,将毛绒绒的小脑袋枕在她的臂弯里。

一人一狗闭眼睡觉。

过了五分钟,蒋萤忽然睁开眼,瞪着天花板。

她想起自己已经有快两个月没有用过抽屉里的小玩具了!

“萎了!工作就是对我们进行精神阉割!”

周安宁这时候还在加班,深夜收到蒋萤哀叹自己生活萎靡的消息,她同样怨气深重地回复。

不管年轻气盛的时候再怎么日天日地,毕业后立刻被工作干到心如死灰。

她们俩谁也没再交男朋友,一开始的原因是不想谈,后来是看谁都差点儿意思,到现在纯粹是没有那精神气儿了。

社交圈固定、忙于工作、心性成熟,不可避免地让生活变成白开水。

好在周安宁现在也在波士顿工作,两人只要有空就会见面,遇上假期时则会一起开车进行短途旅行,努力地给生活寻找兴奋剂。

蒋萤和周安宁一起为逝去的青春哭丧半个小时,心情总算好了不少。

她放下手机抱住身边的小狗,目光转向窗外宁静的树林。

这片景色很像是当年她去清水庭留宿时看过的窗景,每次多看几眼,她总是会想起自己二十岁出头的日子。

在前两年,蒋萤从不回忆过去。

时间拉扯着她在人生的阶梯上一层层攀爬,等迈过二十五岁的关卡,进入这个年龄段的下半场后,她开始在一些平静而普通的时刻会无意识地想起那段日子。

岁月冲刷掉所有沉重的东西,给记忆镀上一层善良的柔光。

那些和陆之奚在一起,充满爱意、恨意、不舍和伤感的时刻,都变成一种人生经历,悬挂在回忆的长河里,变成一道纪念碑,上面刻着她年纪稚嫩时所拥有的强烈的生存欲、勃发的生命力和狂热的激情。

这些曾使她心脏剧烈搏动的东西,似乎同样随着生活进入长期的平稳而消失了。

蒋萤在感受人生宁静的幸福,也感受到了一种庸常的平淡。

不过世事不能两全,她在多数时候是很知足的。

第二天是感恩节,蒋萤早早起床遛狗,吃过早餐后看了一会儿文献,在将近中午的时间开车带nono一起去了布朗教授的家里。

布朗教授的丈夫爱德华是哈佛商学院的教授,他们在这次感恩节聚餐都邀请了自己亲近的学生来吃饭,蒋萤到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坐在客厅里聊天。

“项目希望得到一些大资本的支持,我在上周陪同一些议员见了威廉姆斯家族的人,但他们似乎不是很感兴趣”

蒋萤穿过走廊抵达客厅的时候,恰巧听见那个已经变得有点陌生的姓氏,怔了片刻。

她知道陆之奚住在纽约,偶尔还能从新闻上看见他的名字。陆之奚的确按照他们约定的那样,再也没有来找过她。

当两人彻底断掉联系,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大得出奇,哪怕同样站在属于一个城市的土地上,很多人一生也不会见面,尤其是社会身份差距太大的人。

在纽约或者波士顿这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