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1章(1 / 2)

&esp;&esp;“大伯,朝廷有法令,若是继母,大伯自当好好孝敬。可是一个老奴,就得有奴才的法子。”张镇收回了刚刚的不着调,沉声对着昌龄侯一礼。

&esp;&esp;“就是,当初祖父去世时,只说不能分家,照应一下老姨奶奶。当时,说的可是老姨奶奶。可没说要把她当老太太那么孝敬?老爷子真这么说了,就是以妾当妻;而父亲这么做了,这就是对生母的不孝。”这时,长房的长子张钺,字子睿忙起身,人家也是翰林,人家书也读得好着呢!听到这会了,再让张镇一个人战斗,就没脸了。

&esp;&esp;第200章 以理服人

&esp;&esp;“以妾当妻,是要剥去所有功名,流放三千里。不敬生母或嫡母,视为忤逆,丢官去爵,子孙永不许科举。”张镇对三老爷假笑了一下,“三叔,四叔是想这般吗?”

&esp;&esp;“朝廷律法也说了,姨娘有子,有孙,即可扶正。”三房长子忙说道。

&esp;&esp;“二哥,多读点书吧!”张镇长叹了一声,

&esp;&esp;“老太太早死了!”四老爷冷冷的说道,“就当由我们兄弟自己奉养老娘就是了。”

&esp;&esp;四老爷正好坐在张尚书的下首,张尚书一巴掌把四老爷扇地上了。做了多年刑部,身上自带威严,直接对着下头吩咐道,“把四老爷带去祠堂,晚饭不许送了。好好自省!”

&esp;&esp;“二哥!”三老爷忙起身。

&esp;&esp;“去跪父母亲的牌位,在这府里,在母亲曾经坐过的大堂里,对着母亲的英灵,说如此大逆不道的话,就是不孝。你是让我送他去衙门打三十板子,戴笳流放十年,子孙从此不许科举;还是送去族里,去除他的宗籍,赶出侯府?”张尚书已经了解了儿子的意思,拿老爷子的遗言他们没法,但是,国法与宗法,自是国法优先。自己白做了这么多年的刑部了,果然,自己还是没有年轻人脑子机灵啊。

&esp;&esp;这是昌龄侯府,这里能让三老爷,四老爷叫“母亲”的,只有前二代昌龄侯夫人。这也是刚张镇说,若不能分家,三老爷和四老爷能孝敬的母亲,就只有先夫人的牌位。敢在侯府把姨奶奶接回去孝顺,就是不孝。真的说到哪,都是说得过去的。

&esp;&esp;大家一下子呆住了,张侯和张尚书早就烦死他们了,要赶他们走之心,十多年就没停止过。这回找到了老四的错处,那么老四一房就能被不费吹灰之力的赶出去。

&esp;&esp;“还不快去跪祠堂?”三老爷忙踢了四老爷一下,他倒是很清醒,若是老四被赶走了,离他被赶走的时候也不远了。而且这么赶走,真的可一点财产都不用分。

&esp;&esp;四老爷被带下去了,四房的人左右看看,想求情,又不敢,毕竟刚说了半天,就是在说,老姨奶奶是奴才秧子,你们不切割,还想往前凑。不是找没意思吗?

&esp;&esp;张镇低头笑了,好了,又ko了一个。就剩下三老爷了。不过有出身这硬伤在。想把老姨奶奶接回来,那就是不可能的。

&esp;&esp;他又不是白和贾赦,贾珍他们待,都是人精。其实一个老姨奶奶很麻烦吗?说麻烦也不麻烦,就像贾赦开头就问的,是奴籍吗?有身契吗?若是,就不用再说了,不过是奴才罢了。

&esp;&esp;若是前朝,奴籍可能还没现在这么严格。但本朝建立之后,皇室就十分重视家奴,然后奴才的身份这个,出现了一种变态的发展与制约。

&esp;&esp;发展是,豪门之奴大过七品官。想想那些豪门的奴才,哪一个肯出去?

&esp;&esp;但也制约到变态的程度。像奴才凭着一张契纸,命就不是命,他们的生死,甚至情感都是主家的。完全没有一丝的自由。

&esp;&esp;制约,就是本朝对于奴才,是当成自己的一部分的。就是因为当自己人,其实反而控制得更加严苛。只要敢背叛,永世不得超生!

&esp;&esp;所以贾赦和贾珍才不在意,只要有奴契在手,真的就算是打死,官府也不会管。比如赖家事,京中谁家不说贾家厚道,其实内里还在鄙视,说贾家软弱。连顺天府都觉着贾家把奴才送到顺天府就是浪费公帑。自己在家打死,不就完了。

&esp;&esp;当然像老姨奶奶这种,生了孩子,还养大了,还娶妻生子的,操作手法就要小心一点。因为这不是姨奶奶的问题,而是儿子的问题。

&esp;&esp;不然,贾珍也不会拿贾家的六位姨奶奶出来说事。打了姨奶奶的脸不算什么,重点在,两位爷怎么想,你糟蹋我亲娘,其实就是打儿子的脸。这是会招人恨的!也会让人说侯府刻薄寡恩。影响府里的声誉!没看贾家六位姨奶奶都送到庄子好好的养着,人家还没孩子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